首页 > 韬安资讯 > 详情

【韬安前沿观察】《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试行)》等发布;苹果以9500万美元和解siri窃听集体诉讼

2025-01-06


网站顶部.gif


数据观察-内页.jpg

目录

  •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试行)》

  • 《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表决通过,支持用于个人乘用车

  • 窃取2亿条个人信息,公安部督办的“黑客大案”告破

  • 国家数据局“关于推动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专题会

  • 《个人信息出境个人信息保护认证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

  • 六盘水市23家机动车检测企业“联营管理”涉横向垄断协议,合计罚款超175万元

  • 一批重要国家标准于2025年1月1日开始实施

  • Encode加入反对OpenAI转型为营利公司

  • Nvidia完成对AI基础设施初创公司Run:ai的收购

  • 法国:欧盟《数字服务法》和《数字市场法》转换法律生效

  • 用户集体起诉Siri“偷听”,苹果花9500万美元和解

  • 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对IBM收购HashiCorp启动反垄断调查

  • 网络中立性再遇挫折:法院裁决FCC无权干预,初创企业与消费者利益受损






一、元宇宙与人工智能

1.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试行)》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法律政策体系的重要指示,全面、深入诠释我国现行专利法律制度框架下的人工智能领域专利审查政策,回应创新主体普遍关切的热点法律问题,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编写了《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试行)》,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供创新主体参考使用。

指引围绕人工智能领域的热点问题及相关审查政策展开,共六章,1.3万余字,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归纳了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的常见类型及法律问题,将常见类型划分为涉及人工智能算法或模型本身的相关专利申请、涉及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或模型的功能或领域应用的相关专利申请、涉及人工智能辅助作出的发明的相关专利申请,以及涉及人工智能生成的发明的相关专利申请四种类型。在此基础上重点聚焦创新主体核心诉求,全面梳理出五方面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热点法律问题。

第二章涉及发明人身份的认定问题,对人工智能不具备发明人主体资格进行论证说明。

第三章涉及方案客体的标准,就人工智能算法或模型本身的相关专利申请、涉及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或模型的功能或领域应用的相关专利申请,如何满足方案客体要求进行解释说明。

第四章涉及说明书的充分公开问题,明确说明书应充分描述对现有技术作出贡献的部分,进一步细化现行审查规定和实践中对于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充分公开的规范,以积极应对人工智能“黑匣子”问题。

第五章涉及创造性的考量,通过解释审查标准、提供对照实例的方式,明确算法特征与技术特征如何在功能上彼此相互支持、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使得在创造性考量时需要考虑算法特征的技术贡献。


第六章提供了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指引性意见。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2. 《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4月1日施行,支持用于个人乘用车

2024年12月31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自2025年4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7章48条,明确自动驾驶工作的总体要求;明确鼓励支持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鼓励多种技术路线融合发展的角度对基础设施建设作出规定;对自动驾驶创新应用活动进行了全环节规范,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明确了自动驾驶汽车安全保障的相关要求,以更好平衡促进产业发展与保障首都安全的关系。


作为此次立法工作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三处处长王庆祥介绍了这次立法的特点、法规的主要内容,并就人们关心的购买和使用自动驾驶汽车相关问题作了介绍:《条例》进一步固化北京实践经验,解决制约自动驾驶创新应用活动的突出问题,为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创新应用和规范管理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促进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和产业实现持续、规范、健康发展。(图文来源:新京报)

二、数据合规与个人信息保护

1.  窃取2亿条个人信息,公安部督办的“黑客大案”告破

2024年12月30日,在内江市公安局“向人民汇报”新闻通气会上,内江市公安局网安支队通报了一起黑客通过攻击各地政企网站窃取公民数据,大肆贩卖至下游黑灰产领域的典型案例。犯罪嫌疑人为网络安全公司、银行的高职位“内鬼”,他们不仅监守自盗,还编写代码成为黑客,窃取公民个人信息达2.08亿条。


(图片来源:内江公安)

经查,该团伙具有网络安全公司从业经历,利用自身在网络安全公司学习掌握的技术与资源,秘密扫描各地银行、教育、医疗等平台漏洞,编写黑客程序越权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最后在境外网站上通过虚拟货币兜售公民个人信息,售价最高可达每条5元。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扣押非法所得560余万元,查获嫌疑人编写的黑客工具程序核心代码总计 30 余套,黑客虚拟机渗透攻击系统 10 余个,查获渗透脚本 270 个,涉及政企网站 57 个。(来源:数据法盟)

2.  国家数据局“关于推动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专题会

2024年12月31日,国家数据局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发布的3份政策文件,包括《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国家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荣辉,国家数据局数据资源司司长张望、中央网信办网络数据管理局副局长王琦、国家数据局数据资源司副司长张慧星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数据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司长王旭东主持发布会。国家数据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数据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质效有较大提升空间,数据产业生态还不完善,需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国家数据局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包容审慎监管规则,研究出台更多增量政策,稳定市场预期,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图文来源:新华网)

3. 《个人信息出境个人信息保护认证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

2025年1月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个人信息出境个人信息保护认证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办法旨在促进个人信息高效、便利、安全的跨境流动,规范个人信息出境保护认证工作,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进一步填补“出境三件套”在法律法规层面的最后一块拼图,推动认证机制的落地实施。《个人信息出境个人信息保护认证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是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又一重要举措,对于规范个人信息跨境流动、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明确适用范围、规范认证机构管理、确定认证重点内容、强化认证结果监督以及建立完善的认证流程,该办法为企业提供了清晰的合规指引,同时也为相关国家部门提供了有力的监管依据。(来源:赛博研究院)

三、反垄断与竞争法

1.  六盘水市23家机动车检测企业“联营管理”涉横向垄断协议,合计罚款超175万元

2024年12月31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一起贵州查处的机动车检测企业垄断协议案件。案涉23家贵州当地企业,本案合计罚款约175万元,没有没收违法所得。


涉案企业均为六盘水市中心城区提供机动车检测服务的经营者,通过参加其中7家企业组成的“联营管理层”召集的会议、微信群(电话)调度等方式,与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并实施了固定机动车检测服务价格的垄断协议。

涉案23家企业中,一家企业因违法行为持续时间短被处以其2023年度销售额1%的罚款,13家企业因仅参与垄断行为、积极配合调查被处以其2023年度销售额2%的罚款,7家企业在违法行为中起到组织推动作用,但积极配合调查,被处其2023年度销售额4%的罚款,2家企业因参与垄断行为但未主动交代违法事实,被处其2023年度销售额4%的罚款。合计罚款为1752197.09元。(图文来源: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2.  一批重要国家标准于2025年1月1日开始实施

2025年1月1日起,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网络游戏未成年人监护系统、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安全、无障碍洗浴机、社区生鲜店服务规范等一批重要国家标准开始实施,将为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规范新兴产业健康发展,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建设,保障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满足百姓更加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标准支撑。


  • 《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GB 24550—2024):规定行人保护试验要求和车辆要求,提升汽车行人保护性能。
  • 《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 第1部分:应用工业互联网的工业企业防护要求》(GB/T 44462.1—2024)、《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 第2部分:平台企业防护要求》(GB/T 44462.2—2024)、《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 第3部分:标识解析企业防护要求》(GB/T 44462.3—2024):明确不同级别安全要求,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
  • 《信息技术 网络游戏未成年人监护系统技术要求》(GB/T 44163—2024):规定监护系统要求,为未成年人健康参与网络游戏提供技术参考。
  • 《乘客及货物类型、包装类型和包装材料类型代码》(GB/T 16472—2024):规定国际贸易中使用的数字和字母代码表示,促进数据交换和产业数字化。
  • 《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安全评估工作指南》(GB/T 44694—2024):提供赛前安全评估指导,提升赛事活动安全监管水平。
  • 《大型游乐设施检验检测 超声应力测试》(GB/T 44512—2024):规定测试要求,支持大型游乐设施质量监测与控制。
  • 《无障碍洗浴机》(GB/T 44704—2024):规定无障碍洗浴机技术要求,提高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生活质量。
  • 《农业社会化服务 社区生鲜店服务规范》(GB/T 44591—2024):规定社区生鲜店服务全过程要求,规范引导行业发展。
    (来源: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一、元宇宙与人工智能

1.  Encode加入反对OpenAI转型为营利公司

2024年12月30日,青年倡导组织 Encode 提交了一份法庭之友陈述,支持伊隆・马斯克正在进行的诉讼,以阻止 OpenAI 的公司转型。


Encode 是一家非营利组织,曾参与发起加州 SB 1047 人工智能安全立法。在提交给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区地方法院的一份拟议陈述中,Encode 的律师表示,OpenAI 向营利性公司转型将“破坏”该公司“以安全和有益于公众的方式开发和部署……变革性技术”的使命。“OpenAI及其CEO山姆・奥特曼声称正在开发改变社会的技术,这些说法应该得到认真对待,”简报中写道,“如果世界真的正处于通用人工智(AGI)新时代的风口浪尖,那么公众将更有意让这项技术由一家受法律约束、优先考虑安全和公共利益的公共慈善机构控制,而不是由一家专注于为少数特权投资者创造财务回报的组织控制。”

Encode 的简报获得了人工智能先驱、2024 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Geoffrey Hinto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教授兼人类兼容人工智能中心主任 Stuart Russell 等人的支持。(图文来源:机器之心)

2.  Nvidia完成对AI基础设施初创公司Run:ai的收购

2024年12 月 30 日,英伟达表示在克服一系列监管阻力之后,已完成对以色列 AI 初创公司 Run:ai 的收购,并宣布了开源同名 AI 平台的计划。这项收购最初于2024年4月宣布,经过多方监管审查后最终落地。


(图片来源:run.ai)


Run:ai是一家专注于AI硬件基础设施管理的公司,其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动态分配计算资源,使AI模型在本地、公有云和边缘设备之间灵活运行。Nvidia此次收购旨在借助Run:ai的技术解决AI硬件资源的调度和优化问题,特别是在生成式AI和复杂AI工作负载的多数据中心部署中实现性能最大化。根据合并计划,Run:ai的软件将在收购完成后开源,这意味着其将会兼容包括AMD和Intel在内的更多硬件平台。

此次交易此前历经欧盟委员会和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审查。2024年12月下旬,欧盟委员会批准了该交易,认为即使合并完成,市场上仍有其他与Nvidia竞争的硬件和解决方案而不会削弱市场竞争。目前美国司法部的审查仍在进行中,但这并未阻碍Nvidia完成合并的进程。(来源:AIGverse)

二、数据合规与个人信息保护

1.  France: Law transposing DSA and DMA comes into effect

On January 1, 2025, Law No. 2024-449 of May 21, 2024, aimed at securing and regulating the digital space, came into effect. The Law seeks to transpose the European Digital Services Act (DSA) and the Digital Markets Act (DMA) into national law.

Protection of minors
The Law strengthens the powers of the Audiovisual and Digital Communication Regulatory Authority (ARCOM) in matters of online protection of minors, including by ensuring that pornographic content made available to the public by a publisher of an online public communication service or provided by a video-sharing platform service is not accessible to minors. Additionally, the Law establishes a reference framework determining the minimum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pplicable to age verification systems.

ARCOM may impose a financial penalty for non-compliance. The penalty imposed may not exceed €150,000 or 2% of the annual global turnover, whichever is higher, or €300,000 or 4% of the annual global turnover, whichever is higher, in the event of a repeat of the breach within five years from the date on which the first penalty became final.

Data transfer fees
The Law prohibits any cloud computing service provider from charging a customer data transfer fees, in the case of a change of supplier or if the customer uses several service providers simultaneously, that are higher than the costs borne by the supplier. Specifically, the Law defines data transfer fees as the fees charged by a cloud computing service provider to a customer for the extraction, via a network, of that customer's data from the cloud computing service provider's infrastructure to another provider's systems or to an on-site infrastructure.

Interoperability of services
The Law also mandates all cloud computing service providers to ensure that their services comply with the interoperability and portability of digital assets and exportable data with/to the customer's services or with/to those provided by other cloud computing service providers for the same type of service. They must also make available free-of-charge to customers and third-party service providers the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 necessary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roperability and portability requirement. (来源:dataguidance)

法国:欧盟《数字服务法》和《数字市场法》转换法律生效

2025年1月1日,法国第2024-449号法律生效,该法律将《欧洲数字服务法》(DSA)和《数字市场法》(DMA)转化为法国国家法律,以保护和监管数字空间。以下是该法律的几个关键点:

未成年人保护
该法加强了视听和数字通信监管局(ARCOM)的权力,以保护未成年人在线安全。ARCOM将确保未成年人无法访问色情内容,并建立了年龄验证系统的技术要求框架。违规行为可能会受到罚款,如果五年内再次违规,罚款可能高达150,000欧元或全球年营业额的2%,或300,000欧元或全球年营业额的4%。

数据传输费用
该法禁止任何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在客户更换或同时使用多个服务提供商的情况下向客户收取高于其所应产生成本的数据传输费用。具体而言,该法将数据传输费定义为: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通过网络将客户数据从其基础设施转移到另一提供商的系统或现场基础设施而向客户收取的费用。

服务的协同工作能力
要求所有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确保其服务与数字资产和可导出数据的协同工作能力和可移植性,这些服务需与客户服务或其他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同类型服务兼容。同时,他们必须免费提供实现协同工作能力和可移植性要求所需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给客户和第三方服务提供商。(韬安翻译)

2.  用户集体起诉Siri“偷听”,苹果花9500万美元和解

2025年1月3日消息,苹果公司宣布与美国用户达成和解协议,将支付9500万美元(6.96亿人民币)以解决Siri隐私侵权指控。该诉讼始于2019年,指控Siri在用户无意中激活时,会收集并在未征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将私密通信的数据分享给第三方。(图片来源:央视财经)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


根据和解协议,苹果除支付赔偿外,还承诺删除相关音频记录,并向公众提供关于“改进Siri”项目及其数据存储方式的指导。此外,苹果将加强措施,确保仅在用户明确触发(如说出唤醒词“嘿,Siri”、手动按下设备按钮或将Apple Watch抬至嘴边并开始说话)时激活Siri,以避免未来再次发生类似侵权事件。此次和解适用于2014年9月17日至和解日期之间,因Siri意外激活而导致私密通信被苹果获取或分享给第三方的所有美国及其领土内的Siri设备当前或曾经的拥有者或购买者。预计涉及数千万名Siri设备用户。

该和解方案仍需法院最终批准。(来源:AIGverse、MLex)

三、反垄断与竞争法

1.  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对IBM收购HashiCorp启动反垄断调查

2024年4月,IBM宣布将以每股35美元现金收购市价64亿美元的软件公司HashiCorp,这一收购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特别是关于其对市场竞争可能产生的影响。

2024年12月30日,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发布声明,宣布对IBM收购软件公司HashiCorp的交易启动正式反垄断调查。此次调查旨在评估该收购是否会大幅削弱英国市场上的竞争。CMA在声明中表示,已经对这项交易展开了初步审查,并决定启动第一阶段的深入调查。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各方对该交易的看法,CMA邀请利益相关方在明年1月16日前就该交易发表评论。根据CMA的时间表,该机构将在明年2月25日之前做出第一阶段的决定。在这一阶段,CMA将仔细审查交易细节,评估其对英国市场竞争的潜在影响,并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或采取其他措施。(来源:环球网)

2.  网络中立性再遇挫折:法院裁决FCC无权干预,初创企业与消费者利益受损

2025年1月2日,美国第六巡回上诉法院裁决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无权恢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网络中立规则,这些规则禁止宽带提供商阻止或限制对某些网站的互联网流量,以及禁止为付费的其他网站加速访问。此项裁决对推动恢复开放互联网措施的联邦通信委员会民主党人和拜登政府官员来说是一个打击。

网络中立性规则于2015年在前总统奥巴马执政期间首次获得批准,但在2017年特朗普当选总统后的第一个任期内被废除。2024年4月,在民主党籍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杰西卡·罗森沃塞尔的领导下,该委员会按党派立场投票决定恢复这些规则。罗森沃塞尔周四(2025年1月2日)敦促国会针对这一裁决采取行动。她在一份声明中写道:“全国各地的消费者一再告诉我们,他们希望拥有一个快速、开放和公平的互联网。鉴于这一决定,很明显国会现在需要响应他们的呼声,承担起维护网络中立性的责任,并将开放互联网原则纳入联邦法律。”网络中立性的倡导者认为,这对于确保公平、开放的互联网是必要的,而批评者则声称,这些规则会扩大政府对互联网的控制。(来源:AIGverse)

- END -
本栏目文章为本所为本行业及社会公众提供的公益性普法服务,不属于针对具体事项的法律意见,也不代表本所针对具体个案的意见或观点。